雍和宫简介寺院布局殿堂佛尊 四季雍和 数字雍和
佛教节庆 早课诵经 法物开光 祈福超度
雍和史话 今日雍和 雍和期刊 文化研究 雍和视频
博物馆简介 陈列展览 文物收藏 雍和建筑 非遗项目
开放时间参观门票导游服务佛事服务客服中心法物流通咨询电话

雍和宫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

发布时间:2008-08-03 10:56:42 | 来源:雍和宫 | 作者:苏娜 | 责任编辑:苏娜

继8月3日起在雍和宫班禅楼举办的藏传佛教皇家寺院------雍和宫展后,8月4日,雍和宫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在雍和宫戒台楼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是以雍和宫珍藏的藏传佛教造像为主,依照藏传佛教尊像的分类方法进行布置,展出的佛像艺术风格独特,造型复杂,寓意丰富、深邃。此次展览共展出佛教造像105尊,除了为数极少的几尊元、明时期的佛像,大多是清代制品,可以说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刘炳森先生题写的雍和宫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刘炳森先生题写的雍和宫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整个展览由上师、佛、佛母、本尊、菩萨和护法等六部分组成。

上师是指藏传佛教史上在修行或弘法上有杰出成就的佛教大师,藏传佛教习惯称之为喇嘛,意为上师、上人,或祖师。是密教的直接传播者和实践者,在藏传佛教中有着倍受尊崇的特殊地位,其与佛、菩萨及各大本尊的地位一样。上师像数量繁多,特征明显,它们基本是按上师生前的形貌塑造,属人物肖像,其手印、头饰、所持法器等是判定上师名号的主要依据。

雍和宫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其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造像较多。展览上师像中除六世班禅像、三世章嘉等几尊造像外,以宗喀巴大师的造像为主。

 

宗喀巴

宗喀巴,生于青海湟中。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称他为宗喀巴。幼时从嘎当派出家,学习显密教法。十六岁时赴拉萨,遍学各宗各派。因目睹藏地僧侣戒律废弛,生活放荡,他倡导徒众严守戒律,以戴黄帽、着黄衣,区别于其他教派的僧徒,并著书为其“宗教改革”建立理论基础。他先后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重要佛学论著。1419年,于大昭寺创立祈愿法会,同年建甘丹寺,标志着格鲁派正式形成。宗喀巴的艺术形象多种多样,一般常见大多为跏跌端坐,头戴桃形尖顶黄帽,面型圆润,神态安详,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左右肩有乌波罗花装饰,肩花上分别置经卷和宝剑,身着僧坎、僧裙和袒右肩袈裟,除此之外,据说还有八种变化形象,有骑狮、虎、象的,等等。

佛是梵语的音译简称,全称“佛陀”,“浮屠”等名称,意译为“觉者”、“智者”。有“自觉”和“觉他”的智慧和功能。雍和宫供奉的佛像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等。他们相貌、衣饰、坐姿相近,但所结手印不同,手印象征佛的智慧和功德,常见的手印有说法印、触地印、施愿印、施无畏印、禅定印等。 

公元7-10世纪斯瓦特风格的释迦牟尼像

佛像展品中有一尊公元7-10世纪斯瓦特风格的释迦牟尼像,是雍和宫保存年代最久远的造像珍品。此期造像现存世极少。这尊释迦牟尼像头部较大、面部扁圆宽大且头顶平缓、螺发呈尖状、口鼻较集中、颈稍短、肩背宽厚结实、莲瓣圆肥规矩。整体表现出一种恢宏气势,代表了明代早期造像的风格,显现出西藏中部地区造像艺术的审美特征,可称得上是展中精品。 

绿度母像

佛母意为诸佛之母,佛教取人世间母亲功德最大,以比喻佛教的理体、真如法性和般若智慧。佛母也称明妃,明是智慧光明,妃即三味耶,是佛教智慧的人格化,比喻以智慧破除烦恼增长功德。展柜中一尊署有“大明永乐年施”款、保存完好的绿度母像,具有汉藏艺术完美结合的风格特征。此尊造像偏重于对菩萨世俗美感的刻画,而减弱作为供奉菩萨的神圣性,因而此尊造像极其美丽动人,视为明永乐时期造像风格的显著标志,代表了明代宫廷造像的成就。

本尊,藏传佛教密宗注重修习本尊,要求通过身、口、意与本尊三密相应,达到“即身成佛”。藏密修习最高次第所依的本尊造像奇特,有单身、双身,多面多手等不同造型。一般以双身像造型居多,双身像表现的是定慧双修,悲智双运,乐空不二的最高修理,其寓意十分深刻。展品中有一尊清乾隆二十八年铸造的造型独特的红铜上乐金刚造像,是一面四臂、双足、舞立姿、拥抱佛母。其右腿屈立,踏在一俯卧仰面的人体上,左腿横抬,以一植物作支撑。佛母盘抱在主尊身前,双尊面部表情喜悦。造像肢体的肌肤质感细腻,使整体造像线条更加圆润典雅,加上莲座细密精雕的莲瓣,更带来外来艺术的风韵。此尊莲座下沿隽有藏文上了金刚的偈语,左侧铸有“大清乾隆二十八年造”款。是乾隆时期的经典之作。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的音译简称,意译“觉有情”。意指修持大乘六度,“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宗教实践者,其形象端庄雍容或清秀柔媚,衣饰华美富丽,头戴宝冠,身披缨络,手贯环钏,体态相貌多带女性特点。菩萨形象多变,展品中仅观音像就有四臂观音、八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以及双身观音的平密宗像等,造型各异,色彩形象更加斑斓。从观音菩萨奇特多变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祈盼。 

护法像

护法即护卫佛法者,分有世间护法和出世间护法。世间护法是指由释迦牟尼及其高僧大德所收服后,誓从佛法,护卫佛教及修行佛法之人,但他们未脱离三界。出世间护法是佛、菩萨为护持佛法的化身。护法的造型多变,形象奇特。在护法像展品中有一高105厘米,清代铜鎏金的那若空行母像占据的位置较大。这是一尊以薄铜皮锤打而成、且动势很强的密宗造像,鎏金光亮,饰物繁缛,虽成像年代较晚,体积较大,但制作的较为精细,且注重装饰效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展厅中,位于戒台楼中心用汉白玉雕砌而成的戒台,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见的展品,三层戒台象征着佛教欲界、色界、无色界。台帮雕有石龛一百一拾三个,内供木质天神像,整个戒台庄严凝重。戒台顶层正中绣花围屏前木雕宝座上铺黄缎靠垫,系乾隆皇帝唪经持戒之处,六世班禅大师曾在这里为皇帝说法,为雍和宫等寺院的三百名僧人受戒,高高的戒台上端坐者为摹制乾隆持戒法像。

藏传佛教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经过长期发展,以藏语文为主要学修工具的大乘佛教,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体现出西藏、蒙古等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雍和宫在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的260年的历程中,珍藏了数千尊佛像,有大至高18米的木质弥勒大佛,也有小到数厘米的护身金佛,还有重数吨的铜质密宗佛像,他们或来自雪域高原,作为高僧大德进京朝圣所进的礼品,或出自京城宫廷造办处。本展览将部分佛像呈现给观众,让我们从每尊造像的文化内涵中体味藏传佛教艺术与民族智慧的魅力。

雍和宫管理处二O O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咨询服务电话:84191906/84191907
版权所有 雍和宫 电子邮件: yonghegong@yonghegong.cn 电话: 86-10-8419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