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中路殿宇,在由南至北约4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纵横有别、大小不等、高低各异的七进院落与六座主殿。
中路建筑为寺院的主体部,主要是由三座精致的宝坊、六进崇宏的大殿:雍和门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成殿构成这一建筑群的中轴;在中轴线的两则,还设有钟楼、鼓楼、讲经殿、密宗殿、时轮殿、药师殿、东配殿、西配殿、班禅楼、戒台楼、永康阁、延绥阁等多所研习经学、导循仪轨的建筑物;且各殿内供奉有显、密两乘仪态各异的佛尊,并藏有大量极为珍贵的经卷典籍,以满足本院住僧,来庙礼佛信众研修、唪经所用。
中路各殿是住庙学僧及八方信众礼佛习经的主要场所,故殿宇楼阁内造像庄严,陈设完整,文物荟萃;各殿堂陈设、供奉、展示有各类佛尊、唐卡绘画、大型壁画、法物法器、祀器陈设、戒衣法乐、金银器皿、宫廷古物等900余件(套),在这些藏品中有些可称稀世珍宝。其中,采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所进白檀木,雕凿而成的二十六米慈氏弥勒立像;照佛楼内高五米五十,宽二米五十,进深三米五十,选名贵金丝楠木雕凿,饰有九十九条金龙云纹的巨大佛龛;法轮殿内所供,稀有老紫檀木雕制山体,金、银、铜、铁、锡五金铸胎罗汉的大型佛教艺术珍品《五百罗汉山》;均早已蜚声海外,被誉为雍和宫的“木雕三绝”。
这些宝贵的宗教历史文物,无疑也是清代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